信心

在“信仰”系列之一裏,我們講了甚麽是信。信需要有正確的對象。倘若一個人信錯對象,即使這個人如何虔誠,他的結局也是可悲的。那麽假若一個人已經找著正確的對象,就是聖經啓示的真神和救主耶穌基督,是不是一定可以借著信而得到所有從神而來的屬靈祝福呢?這裏牽涉到一個問題,信心。

請看以下經文:

30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裝飾,何况你們呢? 31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 (太6:30-31)

28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 29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 30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31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爲什麽疑惑呢?”(太14:28-31)

10 耶穌聽見就稀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麽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11 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12 唯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13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太8:10-13)

24 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 25 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26 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27 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28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太15:24-28)

從以上四段經文我們看出兩個方面的信心,第一方面,一個小信的人雖然知道神是看顧人的神,仍然會爲每天的生活憂慮;彼得的小信使他在履海的途中下沉。另一方面,百夫長的大信心使他的僕人得痊愈;迦南婦人的回應,使主耶穌不得不醫治她的女兒。

一位信主的年青人正在努力求學幷爲自己的人生制訂了滿滿了計劃,然而對于信心的理解,他可能會産生以下疑問:

1. 用信心仰望神似乎否定了人的努力,會否使人産生倚賴和惰性?

2. 信心是否等于無知,將一切事物交托給神?

對于類似的疑問,我們怎樣去看待?

“信心”是個奇妙的東西

若是我們仔細讀聖經,我們會發現神不是揀選有才能的人去做成祂的工作,而是那些願意將自己交在祂手裏,讓祂來遣調的人。這個“願意”就是人對神有“信心”,有信靠神的心。

神要求人在每一方面都要對祂有信/信心:

1. 到神面前來的人: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爲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另譯:信神是,不單是神的存在),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 11:6)

2.得救必須具備: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 3:36)

3.信主後跟隨主的道路:

因爲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另譯:是始于信而終于信的)。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 1:17)

4.作神的工:

耶穌回答說:“ 神所差來的,這就是做 神的工。”(約 6:29)

神爲甚麽要人使用“信心”?

1.信心是神用的工具,使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欠缺軟弱的人作成在人看來根本不可能作的事。那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是神的作爲(約9:3)。人只能將一切的榮耀歸于神。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裏買餅叫這些人吃呢?”(約 6:5)

你有沒有發現,到今天主耶穌依然向我們提出同樣的問題。

“在這裏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麽呢?”(約 6:9)

一個小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到主面前,在人看來這麽幼稚的想法,竟然可以給五千人吃飽,是多麽的不可思議!

我想到自己過去在結婚後的一段日子,要面對工作、家庭和考試的壓力,但仍可以擺上時間在教會裏事奉神,不知當時自己怎樣應付得到,現在看來是五餅二魚的果效。這些經歷成爲我日後全時間事奉的基礎。

2.信心是神將人放在一個環境,操練人對祂的倚靠,避免人以爲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做成這件事

例一:基甸

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于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士 7:2-3)

于是用手捧著舔水的有三百人,其餘的都跪下喝水。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士7:6-7)

那些懼怕膽怯的和跪下喝水的人看不見神的大能打敗米甸人。同樣,在屬靈的爭戰中,只有那些剛强壯膽和儆醒不倦的人才能看見神大能的作爲。(書1:9,弗6:18)

例二:保羅和信徒

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 神。(林後 1:8-9)

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裏復活、又給他榮耀的 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 神。(彼前 1:21)

這裏神將保羅和信徒帶到一個地步:只靠叫死人復活的 神,和叫人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 神。

信心是否等于無知?

1.對神有信心幷不是因爲你自己一無所知,而是當別人幷沒有留意,而周圍的環境還沒有任何迹象的時候,你却從遠處看見神將要做成的事,幷用信心接受神已經做成了。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 11:1)

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物有把握,對沒有看見的事物能確斷。(呂譯 來 11:1)

因我所屬所事奉的 神,他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邊,說:“因我所屬所事奉的 神,他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邊,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幷且與你同船的人, 神都賜給你了。’”所以衆位可以放心,我信 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徒 27:23-25)

保羅以囚犯的身份上告該撒,在途中遇上狂風,人人自危,然而保羅安慰船上的人,叫他們吃東西,因爲他信 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

2.信心的依據在于神向你說話。這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就是聽神向我們裏面的人講說話。最基本的學習是神在聖經裏向我們所說的一切話,都要用信心去接受。有一首詩歌是這樣:“神說了,我就信了,這就叫做信心。世界都要過去,神話永遠長存。”

3.在信心學習的過程中,神不是將祂所有要做成的事情都給你知道,目的是讓你的信心一步一步的成長,在過程中學習一直倚靠著祂。

例子一,亞伯拉罕起初蒙召的時候,他的“不知”。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爲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來 11:8)

他不知他的父親他拉和侄兒羅得將要離開他。

他不知到他死的時候,還未得著他所應許的。

然而他却“知道”:

司提反說:“諸位父兄請聽!當日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米索不大達米亞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 神向他顯現,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徒 7:2-3)

例子二,以利沙不知道書念婦人的兒子會死。

婦人上了山,到神人那裏,就抱住神人的脚。基哈西前來要推開她,神人說:“由她吧!因爲她心裏愁苦,耶和華向我隱瞞,沒有指示我。”婦人說:“我何嘗向我主求過兒子呢?我豈沒有說過,不要欺哄我嗎?”(王下 4:27-28)

例子三,以利亞不知道他用神迹所供養西頓寡婦的兒子會死。

這事以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無氣息。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裏來,使 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王上 17:17-18)

信心與操練

一個人信心的大小,不是天然而有,也不是屬￿恩賜的問題。它是關乎人對神的認識和操練。

大衛與歌利亞的戰鬥,反映出大衛認識神,幷再加上他自己平日的操練,所以他有信心打敗歌利亞。

大衛對非利士人說:“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駡帶領以色列軍隊的 神。”(撒上 17:45)

大衛又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 17:37)

他手中拿杖,又在溪中挑選了五塊光滑石子,放在袋裏,就是牧人帶的囊裏;手中拿著甩石的機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撒上 17:40)

大衛用手從囊中掏出一塊石子來,用機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額,石子進入額內,他就僕倒,面伏于地。(撒上 17:49)

課程資訊

分類:

Course導師

caleb caleb Author
這個課程沒有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