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何享受恩典

一個人不可能享受到恩典除非他意識到下面四點:耶穌是誰?他做了什麽?爲誰而做的?他做這些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耶穌是誰?

他不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而是:

l 用奇妙充滿宇宙的全能的神

l 設計了擁有成千上萬個器官的人體,幷使我們有智慧。萬有都是靠他而立,他也承受著萬有。

l 擁有無上能力和智慧的君王,他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l 可以赦罪的至聖者。

l 富有榮耀、權柄、尊貴,是一切永恒盼望的源頭。天使見到他都要抱愧蒙羞。他用手心量水,用手虎口量蒼天,用升鬥盛大地的塵土,用秤稱山嶺,用天平稱崗陵1。我們不配受這樣一位全能者的青睞。

他做了什麽?

他用他全備的知識無條件的愛了我們。他離開榮耀的居所,離開被千萬天使尊崇的寶座,降生在馬槽裏。“看哪!馬槽裏的他創造了星空。”

降到世俗污濁的泥潭,他忍受了人類各樣的誹謗。想像一下神的兒子竟然允許人吐吐沫在他的臉上,想像一下醉鬼唱歌嘻笑他。

他忍受了別人沒有受過的痛苦。他被打,受傷,被釘。他被打得體無完膚,面目模糊。他的頭髮被揪掉,骨頭全脫了節。正如Graham Kendrick寫到,“狠心的釘子啊,令雙手血灑天空。”

但這一切都比不上神的兒子被父神拋弃痛苦。當他禱告時,天堂也對他沉默。我們也許永遠無法理解神爲什麽要把我們的罪都歸在他的愛子身上,因公義使他承受痛苦,救贖之工完成。

他承擔了我們所犯的罪,爲我們而死,甘心樂意。在一個古老的十字架上有一首這樣的詩,“爲失喪的罪人而被殺的最可愛的人”

奇迹中的奇迹!多麽令人驚異!

沒什麽可以比得上。

因爲他雖能鋪張穹蒼,

却甘心流血犧牲。

多麽偉大的獻祭!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用了多大的代價啊,

把我們的生命贖回

(作者爲無名氏)

J. Oswald Sanders 寫到:

古往今來,無數智者在探索基督十架受死的真意,但最終都在困惑中放弃,因爲實在深不可測。正如保羅所說,“深哉! 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踪迹何其難尋!”(羅馬書11:33)

Harold St. John 說正如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不到死的那一刻我們是無法體會到神的恩典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一件事情。

Spurgeon 號召我們如此看神迹:

耶穌降生就是爲我們的罪而死……所以他甘願十架受死!這是人眼所見的最偉大的神迹:他既是神子也是人子。他受死,默默忍受難言的痛苦——這是爲了不義的人而公義,只有這樣,他才能把我們帶到父神那裏。

啊,多麽智慧的見識!多麽無辜的受害!至聖者受咒詛!無比榮耀的君王羞辱的死去!2

救主不應該遭受這樣的待遇。我們不配他付出這樣高昂的代價。如果我們全然接受,我們便會“心被恩感而消化,泪流不止。”

當然,他的死不是結束。三天后他從死人中復活了。如果他沒有復活,他的死將和別人沒什麽不同。可事實是他的死的確不一樣。他是第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人,他的復活表明他是大能的神的兒子,是上帝對他在十字架上工作滿意的證據,是所有信他的人正如他的復活一樣要榮耀復活的保證,

他爲誰而做

我們是不義的罪人,是如蟲如蛆的世人。我們是失喪的人,仿徨無助,無可救藥。我們毫無可愛之處,只配下地獄。我們不願跟上帝有任何關係,也不希望有什麽從天上來的長兄來到我們的生命中。

我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義,也不過像破爛的衣服。而我們能做到的最壞的事情,就是親自殺害了我們的上帝。先知講得很對,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了極處3。墮落是無底的深淵,沒人能探測到底。

在此,我們必須看到我們看自己和上帝看我們的不同。許多人性情和藹可親,都是好人,定期去教堂。他們幫助貧窮的,有病的和殘廢的人。你也認識這樣的人,或許你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體面,遵紀守法的公民,友善而有教養。

但是我們永遠不要忘了上帝的標準是完美的,沒有人能達到4。因爲沒有人不犯罪,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思想袒露。即使我們沒有觸犯十條誡命,我們却有觸犯的能力。我們本身比我們犯的罪要糟糕得多。也許有些人會好一些,但神看我們所有人都是無望的罪人,處在危險中,急需要被拯救。

我們死在罪惡和過犯中。我們隨從世界,被魔鬼引導。我們不順從,滿足肉體的私欲。按照天然的本性,我們本是可怒之子,心中沒有基督,沒有上帝,也沒有希望5

基督正是爲我們這樣的人而死的。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是如此的不配。我們在10000公尺的距離就不可見,更何况在百萬光年之外呢?然而神還是愛了我們。

Vernon C. Grounds 也認爲:

仔細想想,這個世界是多麽的微不足道,很難相信宇宙萬物的造物主竟然關注人類家庭,因爲在龐大的太陽系的星體上,它微小得比不上皮膚上的一顆疹子。

Grounds補充道,“可出人意料的事實是神實在顧念我們6”。

人只有來到十字架前才能稱頌基督的恩典,用D. T. Niles的話來講,“我對他那樣做,他却對我這樣做。7

對信徒的意味著什麽

恩典爲信徒帶來的遠超過它實際所能做的。比如它可以在世上給予人永不衰老的生命,這本身就是奇妙的。它能救人脫離永火,這就更奇妙的。

神的救恩是徹底的,他給出了最好的,就是把他的兒子獻上爲祭,他把他內在的豐富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下面就是神的恩典帶來的結果:

喜樂:這是一種超自然的歡悅,完全不受外界影響。與它相對的不是罪而是痛苦。喜樂來自於同上帝和主耶穌的關係。因此它就像這種關係一樣牢不可破。

平安:那些因信心稱義的人享受與神同在的平安。與全能者的交戰只能以繳械投降而告終。 結果帶來神掌權下的奇妙的平靜,安穩和平衡。

希望:在新約中,希望通常指信徒屬天的盼望。這種希望不像通常意義上的希望,因爲它是建立在神的信實上,沒有絲毫不確定因素。信徒對希望的確信就如同他們已經在天堂一樣。

安息: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享安息。” 當耶穌說這話的時候,他指的是救贖的安息。當一個人停止爲永生做各樣努力,而是安息在基督已經做成的工作上時,安息便降臨了。但耶穌也提到了另外一種安息:“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就必得著安息。”這種安息是在學像主柔和謙卑的樣式爲主作工時得到的。

自由:真理使人得自由——自由不是任意放縱肉體的私欲,而是能自由的過敬虔的生活,討神喜悅,爲神作工。基督徒脫離了罪的枷鎖和律法的捆綁,但不是沒有約束,而是被基督的愛束縛。

人生的目的:人若不重生,便找不到他存在的真正理由。只有在重生時生命才變得有意義。 他終於找到可以爲之生爲之死的東西。那就是完全委身於神的兒子。他現在有一個對生命的深刻的認識,可以回答古老的創造問題,惡者的事情,和死亡的事情。

滿足:信徒永遠不會從自我或成就找到滿足,而是從基督裏獲得。正如D.Martyn Lloyd-Jones 所說,“他可以滿足我,超過我心所渴慕的。8

恩典所能給予的,遠超過上面所提到的。罪人因信接受主的那一刻,他們:

l 得到了永生9。這無價的禮物就是基督的生命,就是救主所應許的更豐盛的生命10。不信的人也會永遠存在,但只有信的人有基督在他們裏面,可以有榮耀的盼望11。肉體的生命注定要死亡,但重生的生命是永恒的,只有和神聯合才能得到。好稀奇啊!

l 得到了赦免12。恩典的奇妙就在於神赦免了我們,使我們的罪遠離,如同東離西的距離,永遠不再被紀念。所有的罪都被釘在了十字架上13,都已經沒有了。所以Samuel W. Gandy 寫到:

我聽到控告的嘶吼

羅列我的罪狀

而我知道的

還有千千萬

但神却沒有找著一個

l 得到了救贖14。這意味著基督付上了寶血的代價,贖回了罪。沒有什麽東西可以花這樣大的價錢,也沒有什麽事情可以如此令人費解。多麽奇妙的交易!這麽多的人可以欠一個人這樣大的一筆債!

l 得到了拯救15。信的人不僅從地獄永遠的審判中被拯救出來,也從目前罪惡的世界中被拯救出來,以便爲將來進入神的國而預備。當相信的那一刻,他們就脫離了罪的懲罰。他們被拯救,是因爲基督同在的能力。當他們到天家時,也是因著他的同在。

l 在愛中被接納16。神看到他所信任的兒子在基督裏面,接受他們每一個。任何一個在基督裏面的人都可以站立神面前,完全被祂的愛子所接受。在主耶穌裏面的人,與父神的關係就如同耶穌和上帝一樣近。不是因爲他是什麽人,而是因爲他與基督聯合,也不是因爲他做了什麽,而是因爲他是屬￿基督的,是基督的工作。

l 在基督裏得到完全17。儘管難以置信,但却是千真萬確的。信靠神的人是絕對配得天國的,因爲基督使他配得。若一個人有了基督,他所要求的也莫過於得到天上的一個住處。信的人站立在耶穌的完美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如果標準是從一到十,他的分數是十。

l 得到愛,如同子從父得到的愛18。真正的基督徒不僅可以靠近神,如同基督靠近父神,也可以得到從父而來的一樣的愛。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神愛我們超過我們所求所想。這個真理值得我們去更多瞭解,相信和體味。

l 得到了公義19。當一個沒有悔改的罪人站立在神面前受審時,只可能得到一種結果——有罪!但如果換成一個悔改的信徒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另一幅圖像。神仍舊會審問但耶穌會做辯護律師。當罪狀被列出來的時候,基督會上前說,“法官,他是有罪。”然後,會指著手上,脚上和肋旁,說,“我已經代他的罪上了十字架。我請求讓我擔當他的罪。”法官滿意的點頭說,“被告無罪,我算他爲義。我找不到什麽罪可以把他下到地獄。”

正是這種暖人心扉的真理給了W. Noel Tomkins 勇氣拋出這樣的挑戰:

請先到神聖的救主面前

拿去神對他的尊榮

證明耶穌他有一定點兒的罪

然後再說我是罪人

Roy Hession 講到一個英國人開了一輛勞斯萊斯去法國度假。不幸的是他要走一段崎嶇不平的路,後車軸斷了。當地的汽修廠換不了,打電話到英國的製造商買了一個新的和兩個新的配件一起裝上。幾個月後,沒有收到帳單,這個英國人寫信給勞斯萊斯,叙述了事情的經過,幷要所取發票。公司答覆說,“我們仔細查看了記錄,沒有發現有個斷了車抽的勞斯萊斯。”在基督裏的信徒也是這樣。神仔細查看了記錄,沒有發現信徒有罪可以被懲罰。

l 被分別爲聖20。分別爲聖是神學上的奇迹,描述了神把信徒從罪和世界中分別出來歸向祂自己。一旦得救,地位就被改變。神會教導我們學習過聖潔的生活,與這個地位相稱。當然只有在天上所有的工作才能完成。

l 被基督服侍21。基督作爲最高的大祭司,作爲我們的中保,作爲宣召者和我們的幫助者,他賜給我們恩典,安慰和鼓勵。當我們犯罪的時候,他做調節人,使我們重新與神聯合。他日夜不停在神面前,爲屬他的人代求,抵抗撒旦的控告。

l 有聖靈的內住22。神的兒女重生的那一刻,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聖靈就進入他們裏面。令人稀奇的是人軟弱的身體可以成爲聖靈的殿。聖靈帶來聖潔,敬拜和服侍的能力。聖靈會對成爲聖徒的生命的奇異改變負責。

l 受聖靈的洗23。聖靈的這個使命就是那些相信神幷悔改的人都屬一個身體。在得到救恩的那一刻,信徒得到了一個特權,就是成爲地上偉大的團體——教會的一員。在這個新社會中,基督是頭,所有基督徒是成員。沒有什麽詞可以形容基督和信徒,以及衆信徒之間的緊密聯繫。

l 有聖靈的印記24。聖靈除了上述的使命,還能賜爲印記,作爲永遠被保護的證明。每一個用耶穌的寶血換來的聖徒都有此印記。

l 得到了應許25。正如信徒確信可以有聖靈的內住一樣,他們也可以承受那最終的産業,包括在天上榮耀的身體。這應許就像是定金。有時會用訂婚戒指來比喻這個聖靈的應許。

l 被膏抹26。當一個人得救時,他就被聖靈膏抹。這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教導的功能,使信徒能分辨是非。第二,被分別出來服侍神,如舊約中被膏的先知,祭司和國王。

l 通過禱告來到神的面前27。多麽令人驚嘆的事情啊!——在神的國中最微不足道的人可以隨時經常來到宇宙的最高主宰者面前!我們憑著信心從地上來上天上的聖殿,來到至聖所,得以見到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面。這種特權來之不易,是耶穌用寶血的重價買來的28

幾個世紀以前,爲了讓基督徒的禱告生活更加形象,Bernard這樣建議:“因此禱告就像是在祂至高者的寶座面前,有千千萬萬的人在侍奉祂。”

l 成爲新的國民29。轉換還包括國民——從地上轉爲天上。曾經是地上的國民現在變得陌生,不被理解,因爲他們知道有一個新的統治者,有更高的律要遵循,但同時他們尊重人的權利,只要地上的律法不與那更高的衝突,他們都會遵守。他們“舊的國”注定會滅亡,新的國會存到永遠。

l 得稱爲神的孩子30。救贖還包括身份的改變。被救贖的人可以稱神爲父親。想想看——不是總統或國王的孩子,而是造物主的孩子,支撑整個宇宙的那一位的孩子!這是再高也不過的榮耀了!

l 神的兒子31。不論男女,信徒在神的家裏都是成人,享有成人的一切特權和責任。他們不再像小孩子一樣被律法約束,而是享有成年兒女的自由。

l 與基督同爲神的後嗣32。這個身份也許我們還無法明白。誰能數算父神和祂兒子裏面的豐富?這個總數也許是個天文數字。然而可以從神賜給愛祂之人的産業裏量度。

l 聖潔和君尊的祭司33。在舊約中祭司的職分限制在一個族,一個家中,而現在所有的信徒都是祭司。這祭司有雙重身份。首先,向神獻上愛,生命,贊美,他們所有的以及他們的服侍。其次,他們是爲要彰顯那召他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l 是得勝的人34。比征服者更卓越的是誰?就是不計較成敗的人。比獲勝者更卓越的又是誰?信徒已然得勝,即使處在激烈的戰鬥中。結果却已經出來了。他們會站在勝利的一方。在一些時候,波浪會與潮汐對抗,看似凶猛,但不會改變潮流的方向。

l 成爲祂的樣式35。與他同在,成爲無瑕疵的新婦,直到永遠。J. N. Darby 把此稱作“思想外之思想”—— 來形容神的美德和屬靈的樣式。他驚嘆道:

原來就是這樣

我才像您的兒子!

原來這就是

你爲我披上的恩典彩衣!

父啊,要體會您的榮耀

需要您祝福的榮耀樣式

所賜予的思想外之思想

l 簡言之,會得到基督裏一切屬靈的豐富36。正如神的一個朋友所說,“現在讓我們暫停片刻,來敬拜神。至少我要這樣做,因爲我靈魂的眼睛在疼痛,就像看著灼熱的太陽。37”借用Jane Austen筆下的這個人物的話,信徒也要學會忍受比得到神的祝福更快樂38

極大的恩典

事實上,在基督裏的信徒勝過他從未犯罪。也就是說,在基督裏的人勝過墮落之前的亞當。 下面這句詩所言極是:

在基督裏,亞當的後代所得的恩典

超過亞當墮落的罪孽

墮落之前的亞當,不可能被基督的愛接納,成爲完全。他永不能被稱爲神的兒子。他也不會有去天家的盼望,或者學像基督的樣式。他不會享受到前面所列的神的祝福。

只要他不犯罪,他可以在地上一直活著。但是他不會有基督的生命,不會有聖靈永遠的內住。他將永遠無法體驗到罪人被恩典拯救後的特殊感受。

當然也有一種可怕的結果,就是他陷入罪中得到懲罰。死的威脅像達摩克利斯的劍一樣駕在亞當和夏娃的脖子上。我們知道,亞當確實墮落了,他的罪帶來了痛苦、折磨和死亡。但是神差派祂的兒子預備了救贖的方法,使信徒得到出人意外的豐富。因此即使從未犯過罪,也比不上被赦免的罪人。“…罪彌漫四方,然而恩典處處充滿。39

神的恩典是貫徹始終的,大而可畏,深不可測,豐豐富富,遠超過我們的罪。有人說,不再地獄中的每一秒鐘都是神的恩典。

1. 以賽亞書40:12

2. 引自《浸禮聖經傳統》94年4月,1頁

3. 耶利米書17:9

4. 羅馬書3:23

5. 以弗所書2:2-3,12

6. 《日用的飲食》1994,4,20

7. 引自《故事的力量》,科羅拉多,1994,12頁

8. 《福音的核心》,惠斯登,1991,165-166頁

9. 羅馬書6:23

10. 約翰福音10:10

11. 歌羅西書1:27

12. 以弗所書1:7

13. 歌羅西書2:14

14. 彼得前書1:18

15. 以弗所書2:5

16. 以弗所書1:6

17. 歌羅西書2:10

18. 約翰福音17:23

19. 羅馬書5:1

20. 希伯來書10:10

21. 希伯來書4:14-16;羅馬書8:34;約翰一書2:1;約翰福音14:16

22. 約翰福音14:16-17

23. 格林多前書12:13

24. 以弗所書1:13

25. 以弗所書1:14

26. 約翰一書2:27

27. 以弗所書2:18

28. 希伯來書10:19

29. 腓利比書3:20

30. 約翰福音1:12

31. 加拉太書4:6

32. 羅馬書8:17

33. 彼得前書2:5,9

34. 羅馬書8:37

35. 約翰一書3:2

36. 以弗所書1:3

37. C. H. Spurgeon,《但以理書講道集》,1996,54頁

38. 《勸慰》,倫敦:MacDonald & Jane’s, 1974,273頁

39. 羅馬書5: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