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導論

如果你看到一本書,標題叫作輕輕鬆松讀聖經,你千萬不要買!研讀神的話語根本就沒有輕鬆的道路。它需要克己自律和堅持不懈。

聖經研究完全是動機的問題。通常在生活中,我們找時間去作我們真正想要作的事。如果我們看出神的話語的價值,我們會實實在在地希望去研讀它。但是要看出它的價值來,我們必須透過信心的眼睛來看。否則的話,足球比賽或者電視節目會更吸引人,更激動人心。信心使我們能够看見聖經所具有的永恒的價值,遠遠勝過了足球比賽得分時那種短暫的、很快就被忘記的價值。

另一個對動機大有幫助的事,就是負責一個定期查經小組或主日課程班。這給人帶來壓力,必須在備課的時候認認真真地研讀。

研讀聖經幷沒有什麽最有效的方法。對一位信徒來說最有效的,但對別人幷不一定適用。我所能做的,就是建議一種方法。它包括了幾個步驟,對我自己十分有用。

1、 禱告求神使你受到祂聖靈的教導。承認我們自己的無知將會使我們走上祝福的道路。

2、 用禱告的心選定聖經中的一卷書來研讀。可能約翰福音是最頻繁地被選定的書。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將會成爲一位親密的信使。

3、 從一個較短的段落開始。你們最終的目標將是研讀整本聖經,可是一想到這麽龐大的一項任務,可能會讓人感到震驚。但是切記,每一項大工作都是由許多小的工作組成的。你們不可能一次研讀完整本聖經或是一卷書,但你們可以研讀不多的幾節。這就是開端。

邁耶(F. B. Meyer)在一種類似的心境下寫道:

我逐漸認識到,如果基督徒每天不是試著多讀幾章聖經,而是研讀他們認真閱讀過的經文,求助於欄外的參考文字,閱讀上下文,對經文作出比較,竭力完整地認識神的心意,他們的經驗就會大大豐富起來,他們對聖經的興趣也就會越來越濃厚,男人和女人們也變得越發獨立,賜生命之神的話語所帶來的喜樂也越來越真實。啊,那時耶穌說過的話就會切實地實現了: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爲泉源,直涌到永生’”

4在一個筆記本上用問題的形式把一段經文中不甚清楚的內容寫下來。當人們問我,我自己是如何研讀聖經的時,我總是說:在頭腦中把問題標出來。這幷不意味著我對聖言的默示或絕對可靠産生了疑問。我片刻也不會有疑問的。但是我誠懇地面對這些問題,幷且追問:這究竟意味著什麽

我來說明一下。在約翰福音第十三章31-32節中,耶穌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神要因自己榮耀人子,幷且要快快的榮耀祂

當你們最初讀到這一段時,也許這段神聖的話語看起來好像很混亂。如果你掠過這一段文字,你就永遠也無法瞭解其中的含義。但是如果你停下來,面對這個問題,追問其中的含義,幷且尋找答案,你最終會徹底理解這段經文的。耶穌是在預告釘十字架之地。祂在那裏因祂所成就的作爲而得到榮耀,神也因此而大大得到榮耀。原文中的如果是論證的如果,意思是因爲。因爲神借著救主的祭獻得到榮耀,祂必會在祂自己裏面榮耀主耶穌,也就是在祂的面前。祂必會快快做成這事。借著使救主從死裏復活,在天國裏坐在祂的右邊,祂成就了這一切。

5、反復閱讀一段經文,盡可能背誦下來,直到你的頭腦完全被聖經中的話語所充滿了。常常默想經文,光就會照亮出來。另外你也要常常思想對整體中的一部分有所澄清或補充的經節。

6、盡可能閱讀各種不同的聖經版本。甚至措辭的變化在揭示一節經文的含義上可能也會很有幫助。以下是引自詹姆士王譯本(KJV)的兩段經文,與斐約翰新譯本(J. B. Phillips’ New Testament in Modern English)中同樣兩段經文相比較:

歌羅西書第一章28-29節(KJV):

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我也爲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

斐約翰新譯本:

所以很自然地,我們傳揚基督。我們警告所遇到的每一個人,盡我們所能地教導每一個人,告訴他們我們所知道的有關祂的一切,這樣,我們就可以叫每一個人都能在基督面前完全長成。我就是爲此而勞苦,照著神賜給我的一切能力

歌羅西書第二章8節(KJV):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斐約翰現代英語新譯本:

你們要謹慎,不要叫任何人用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來損害你們的信心。這些東西充其量是以人自己對世界本質的認識爲根基的,幷且完全無視基督

7、只要是你能够找到的,盡可能多地讀一些好的聖經注釋書。要像一艘拖網船一樣,盡可能地吸納一切的幫助。但是也要小心,不要讓注釋書取代了聖經的地位。當然,你們必須小心認真地閱讀,借助聖經來驗證書中的教導,幷且牢牢記住其中好的部分。正如人們經常說的,你吃到橘子吐掉果核,或者吃掉鶏肉丟掉骨頭。

我知道有一些熱心的基督徒,他們堅持認爲,我們應該唯讀神的話語。他們似乎對自己獨立於任何外在的幫助之外而自豪,而且這顯然被認爲是在確保他們的道理的純正。我對抱有這種態度的人總是滿心擔憂。首先,這種想法忽視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神給教會賜下了教師,因爲他們乃是從神而來的恩賜,他們不應該受到蔑視。他們的事奉也許是口頭的,也許是書面的,但是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却一樣。

另外,同別的研讀聖經的學生交通,幷且對各種解釋加以對比,這些也有很大的價值,有助於使你們遠離片面和極端。這樣作常常會阻止你們提出一些怪异的看法,即使這些看法不完全是异端。

初信的人應該找到一位良師,就是一位將靈命與聖經知識結合在一起的人。把問題和疑問告訴這個人,這對於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而言有著巨大的幫助。

把有幫助的講解、說明、釋義記下來。你也許以爲自己已經記住了,但是多數情况下幷非如此。

8、與別的基督徒討論問題,幷且設法找到答案。經過多年勤勉的研究之後,主往往會提供令人滿意的解答,這真的很奇妙。

9、不斷地探尋,直到你們能够把一段經文簡單、扼要地解釋給別的人。除非你們能簡單明白地講解一段經文,否則你們就幷沒有真正掌握它。深奧繁雜的解釋實際上往往隱藏著對聖經所說的話幷爲真正領會。

10、把你所學到的一切教給別人。這有助於把這些知識牢牢印刻在你的心裏,幷且給受教的人帶來幫助和鼓勵。

11、要抱著順服你所讀到的一切的態度來研讀。不要逃避聖經中樸素的教導。要記住順服乃是屬靈知識的工具。

永遠不要把教義和義務割裂開來。聖經幷不是一本講述系統神學的書,在後者當中教義都是孤立地羅列出來的。腓立比書第二章6-8節是有關基督位格的最重要的一段經文,但是它同一段有關基督徒要顧念他人而不是自己的呼籲聯繫在一起。這就是爲什麽有人說,每一個直陳動詞都包含著祈使的意味,也就是說每一個陳述事實的句子都同必須去作的一件事情聯繫在一起。教義本身可能是冰冷而沒有生命的。讓別人去爭論到底釘子的尖頭上能站幾個天使,這樣的推理假設永遠也不會帶來敬虔。


[1] 威廉麥當奴,《信徒聖經注釋:舊約聖經》(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湯瑪斯尼爾遜出版社,1992年版),編者前言。

[2] 舊約部分共1183頁,含附錄;新約部分共1205頁。

[3] 它們代表了作者近半個世紀的研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