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得勝的破碎

大衛·阿克曼(David Akeman)是一家大型新聞雜誌的資深報道員,在香港供職。他享有忠心的基督徒的美譽,在為主所作的見證上毫不保留。

那時的總編輯不斷地讓阿克曼覺得憤怒,因為他總是在說褻慢的話。這俄國人如果不徒然地對待主的名,幾乎無法說話。他的談話總是裝點著賭咒發誓。阿克曼試圖按耐住自己的憤怒,但是壓力卻在他裏面漸漸加大了。

最後,安全閥終於打開了。一天,當這個人賭咒發誓非同尋常地激怒了阿克曼的時候,阿克曼吼叫著:“請原諒,我不喜歡你徒然對待主的名的方式”。他並不是平靜和藹地說出這話的。而是嚴厲的責備。主編也沒有平靜地對待他的話:“請原諒,我也不喜歡你對我說話的方式”。

一開始,大衛覺得自鳴得意,因為他最終使這個問題尖銳化了。他為自己教訓了這個人而滿足。也許這會解決問題的。他再也不必聽那些褻瀆的話了。他已經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做得很好。

但是隨後他認識到,自己實在太糟糕了。他對老闆說的話的確是對的,但是他說話的方式卻錯了。他的見證暗淡無光。他們之間的溝通已經徹底中斷了。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到自己身為一名基督徒必須怎樣作。他說:“明天我就去辦公室,承擔這一切的過失”。這會讓他的驕傲徹底煙消雲散的。對他來說,這實在是極大的降卑。但是他作了決定,於是第二天早上他站在總編的面前。

“我想讓你知道兩件事,然後我就離開。第一,我們的關係已經破裂了。我們並沒有彼此溝通,原因在我。我沒有成為我應該成為的那種人。我承擔全部罪責,我懇請你原諒。你不需要作什麼。錯全在我”。總編目瞪口呆。

現在是時候講出第二個問題了。

“其次”,阿克曼繼續說道,“從現在開始,每篇報道你首先作選擇。如果你想要作一篇報道,這就是你的選擇。如果你不想作,那麼我就來做。原諒我。所有報道首先是你的,我來作剩下的”。

這樣的道歉和慷慨在新聞報道圈子裏是前所未聞的。總編一言不發。阿克曼離開了辦公室,這一次令他喜悅的是他已經恢復了兩人的關係。

幾天以後,大衛聽說一次基督徒商業餐會,會上一位高級行政人員將會見證自己對基督的信心。他不太肯定地來找總編,說:“我要去參加一個午餐會,會上一位商界人士將要講述他對神的信仰。你願意去嗎”?這次輪到阿克曼大吃一驚。“好的,我去”,他的老闆說。在聚會結束時,他把自己的生命獻上給耶穌基督,接納祂作為自己的主和救主。

阿克曼解釋說:“他背負著很大的精神包袱,仍然在掙扎著。但是如果我沒有首先將包袱除去了,我永遠也無法贏得這個人”。

像阿克曼這樣完全無條件的道歉在今天這個紛繁雜亂的世界上實在少見。對於一個充滿了競爭的經濟社會裏,放棄自己的所有權利也是完全陌生的。然而這恰恰是一種非現實世界的行為,足以贏得內心最剛硬的男人和女人接納基督教的信仰。

[6] 摘自錄音帶#150,“遊戲真理”(Flirting with the Truth),拉維·薩迦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