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從主而來的七句話

對於宣教士來說,長時間口乾舌燥地講話,可是辛勤勞作卻沒有得到任何結果,這種情形並不少見。保羅和卡洛·布蘭森一家就是這樣的情形。他們滿懷盼望地前往塞內加爾。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仍然在他們的耳畔縈繞。他們感受得到那些讚美他們所蒙的恩召的宣教士讚美詩帶來的陶醉。他們長久以來一直處在這樣的光景之下。

在塞內加爾,他們一度學習兩種語言,即法語和沃洛夫語。他們設法讓自己融入到當地的文化中。他們盡可能地幫助周圍的鄰居,與他們認同。這一點很不容易,對此他們也沒有抱任何奢望。

就這樣,在塞內加爾北部沙漠地區,保羅開始利用個人談話和分發聖經小冊子來傳福音。幾年之後,他開了一家書屋,人們可以在這裏讀書,而不會受到任何干擾和分心。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他所在的地區有98%的人都是穆斯林。儘管保羅一直在播種,但是沒有一個人歸向主的。他們兩年來的工作沒有任何成績。他們確實是在主希望他們去的地方嗎?

這種僵局又持續了三年。仍然沒有一個人真正歸信基督的。種子撒在了石頭地裏。對福音的抗拒是很強烈的。對於布蘭森一家來說,這是抖掉腳上的塵土,移居到更容易接受的人們那裏去的時候了嗎?

八月的一天,事情到了最緊要的關頭。那是保羅在從事宣教事業以來所經歷的最艱苦的日子。以賽亞書第四十九章4節中的話描繪了他情緒低落的光景:“我勞碌是徒然;我盡力是虛無虛空”。他渴望從主得到一些清楚的指示,好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在這個地區住下去。也許現在真的是搬到別的地方去的時候了。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現在是晚上十一點四十分。我正準備花一些時間和主獨處,今天晚上就從祂那裏得到七句明確的話”。

他坐在一個書架旁邊,書架上有一排每日靈修的書籍。保羅禱告說:“主啊,我需要你鼓勵我。我正準備隨機選出七句話來,求你對我說話!無論你賜給我的話是什麼,我都會寫下來”。保羅知道,神不一定會贊同這種隨機閱讀的方法,但是他也知道,當我們一心想要聽見祂的話語時,神往往會讓祂自己適應我們的軟弱。他憑著信心翻開自己的日記本,無論神對他說什麼,他都會寫下來。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裏,保羅讀了一段經文,然後用了一些時間來禱告讚美神,然後才開始讀另一段。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保羅拿起的第一本書是《我的良人,與我同去》(Come Away)。他隨手翻開一章,標題是“最後的流露”。這一章的主旨說的是要繼續堅持下去,因為必將取得勝利。這句話一下子吸引了他。

第二本書是《你給他們,他們便拾起來》(Thou Givest, They Gather)。其中一段一下子躍入他的眼簾:“……就如我得了勝”。在保羅看來,這話說的是“不要因為受試探而感到奇怪,但要知道你們必定會靠著神的恩典得勝”。他把這句話寫在自己的日記本裏。

接下來拿起的書,是麥敬道的《短文集》(Short Papers)。書中的主題思想說的是神永世的約勉勵我們不斷前進。神要加以干預。所有人都要跪拜在耶穌基督的面前。餘下的話勉勵保羅說,儘管我們跌倒了,但神永遠不會。

接著保羅又拿起亞米·卡米切爾(Amy Carmichael)的書,《灌木叢中的玫瑰》(Rose from the Briar)。他讀到:“我的靈魂啊,接受這一切吧,一切的嚴苛,一切的艱辛,一切的困苦,一切的不如意,切莫拒絕接受這樣的事”。當他隨手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所有這些勉勵的話就好像從書頁中跳出來一樣。

於是,保羅又拿起慕安德烈的書《等候神》(Waiting on God)。他的雙眼一下子盯在又一次引用詩篇第三十七篇7,9節的段落上:“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慕安德烈寫道:

“我們時常承認自己對周圍的人和環境缺乏耐心。我們對神也沒有耐心,因為祂並不是在我們一開始盼望的時候就立刻滿足我們的要求。正是靠著等候神,我們的雙眼才得以睜開,信靠祂智慧而大能的旨意,並且看見我們越是立刻就將自己徹底交托給祂,祂的祝福就越發會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倚靠著祂,以此將榮耀歸給祂,全然信靠祂。這種耐心將會大大榮耀祂。神在祂的寶座上,作成祂的工,並且我們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祂的手裏。這就讓神真正成為神。如果你是因為一切特殊的需要而等候,那就要耐心地等候”。

於是這位宣教士針對這個問題開始禱告:“這真是奇妙,我的主啊,你是如此充滿了恩慈。你賜給我的話語恰恰就是我需要的”。

但是神還沒有說完。第六本書是《基督的靈》,作者也是慕安德烈。在第164頁,保羅被讀到的內容深深地感動了。

“但願我可以對任何一位讀到這本書的遠在他鄉的宣教士弟兄說,要滿心歡喜。聖靈乃是神的大能,耶穌借著祂住在你裏面,聖靈也與你同在,也住在你的裏面。這個工作是祂的,要交托給祂。這個工作是祂的,祂必會成就。”

這一次,保羅歡呼起來,哈利路亞。這句話顯然是寫給他的:“遠在他鄉的宣教士弟兄”。

最後,保羅又隨手翻開聖經以賽亞書。在第三十二章立,他的雙眼落在第20節上。“你們在各水邊撒種、牧放牛驢的有福了”。平安充滿了他的內心。他想到:“是呀,這就是神找我們去作的事,就是要在各水邊撒種,不論他們願不願意接受”。他重新恢復了信心,相信主必會在塞內加爾北部的穆斯林人口中作工。

他是對的,抑或這是一個被放錯地方的真理呢?

接下來的幾個月,實在是極端艱難的,是布蘭森一家生活中最艱難的時期。但是到了1987年,也就是他們來到塞內加爾六年後,收穫的時刻終於來到了。

三月份,一個叫作布魯諾的年輕法國人走進書店,手裏拿著一本小小的藍色聖經。在法國,這個年輕天主教徒的生活徹底崩潰了。他決定自己不能再繼續這種酗酒和尋歡作樂的生活,所以他來到印度,從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中尋找真理。當他同來自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共度過一段時間之後,布魯諾仍然在想:“這些人比我還要可憐”。在加爾各答,他信步走進一家聖經書店。他沒有任何目的地不加思索地問道,他們是否有法語版聖經。他們果然有一本,於是他買了下來。在印度住了九個月之後,他繼續前進,直到最後來到了非洲。每天,他都要讀聖經,並且禱告說:“主啊,求你帶領我明白真理,並且使我遠離謊言”。

布魯洛的旅行最終將他帶進塞內加爾的這家書店。在同保羅交談了幾周之後,他離開了,但是啟程之前,他說:“保羅,有很多事情我還不明白,但是我知道一件事。我想要跟從基督。七個月之後我一回到法國就給你寫信”。

但是六周之後,保羅收到一封信。布魯諾寫道:“我在一個小村子裏落腳了,離你那裏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已經按照你說的方法,在讀新約全書的同時讀完了舊約,我明白了,基督的確是所有預言的核心。我信靠祂。簡言之,我已經重生了”。

在得救了一個月之後,布魯諾受了洗。在浸禮上,有一位年輕的塞內加爾天主教徒,名叫安托尼,他和保羅一致通信聯繫。在參加了布魯諾的浸禮一周之後,安托尼歸信基督,奇妙地得救了。

大約與此同時,主將一個名叫馬立克的年輕穆斯林帶進布蘭森一家的生活中。這個年輕人懇切地尋求真理,開始研讀聖經。他看見所有的預言都指向耶穌基督,而一句也沒有提到穆哈默德。他堅定地歸信了,後來在保羅的指導下,成為福音廣播節目的播音員。今天,這個節目仍然在塞內加爾的幾家由穆斯林擁有和經營的電臺播出。

在布魯諾歸信後的兩年裏,布蘭森一家又帶領七個人歸向主。主為祂的名呼召一群百姓的時刻終於來到了。從那以後,祂的工作繼續在塞內加爾的鄉村緩慢地、但卻穩步地進行著。一切就像主在1986年8月27日晚上借著七句話對保羅應許的。

繼續堅持下去,因為勝利是必然的。

不要因為試探而感到奇怪。

我們跌倒了,但神卻不會。所有人都將跪拜祂。

領受神所賜下來的一切。

讓神放手去作祂的事。要耐心等候祂。

這個工作是祂的。要相信、交托、禱告和等候。

要不斷地撒種。收穫的福氣即將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