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爭議的領域

有爭議的領域

擬人

有時候,人類或者其他造物的一些特徵被歸給神了。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詩三十四15)。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詩九十一4)。神是靈,沒有眼睛或者耳朵,他確實也沒有翅膀或羽毛!這有助於在研讀像這樣的經文時掌握詩歌的精髓。這一切的技術術語叫作擬人(anthropomorphisms人形)或擬物(zoomorphisms造物形象)。

聖經往往采用人類外表的語言,這就是事物在我們看來是怎樣的。當它說神後悔的時候,這幷不是說神犯了錯誤幷爲此而抱悔。祂的後悔意思是當人從順服變爲不順服時,神的品性要求祂從祝福轉爲審判。換句話說,祂按照自己的本性回應著人類的變化。這看起來像是對我們感到後悔。這些經文中有很多都翻譯成了慈悲(新欽定本),可能對今天來說是最合適的一個詞句。

顯靈是神明顯可見地顯現,而祂的本質乃是在肉眼是根本無法看見的。基督復活後顯現是基督以人的形象顯現出來。舊約聖經中提到主的使者,指的就是主耶穌(參看創十六11-13;三十一1113;出三211;士六21-22;十三1822;何十二45;比較創三十二30)。

神的允可

這是另一個有幫助的見解。神往往被說成是去作只有祂自己允許才能作成的事。這就幫助我們理解了一些難懂的經文,比如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4節: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裏來擾亂他。幷不是說惡靈出自耶和華,而是說祂可以允許這樣的事。撒旦搶奪了約伯一切所有的,然而約伯說: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一21)。以賽亞引用主所說的話:我施平安,又降灾禍(四十五7)。因爲祂允許了灾禍發生,所以祂被說成是降下灾禍。

第二代理

人們被說成是作成了一位代理人替他們作到的事。聖經告訴我們,約書亞向以色列百姓高聲朗讀了一切詛咒和祝福(書八35),但是從申命記中我們知道,實際上是利未人作爲他的代理人作了這件事(申二十七14)。

/人的作用

當你們研讀聖經的時候,你們一定會注意到,神和人之間有一種很令人好奇的結合。神盡到祂的責任,而人也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一定要考查這種排列的兩個方面。

在揀選(弗一4-5)和人類的責任(約三16)中你們可以看到。神揀選了,但是人也必須作出選擇。

在救恩當中你們也可以看到。拯救人的乃是主(弗二8-9),但是聖經和我們的經驗都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中有一刻必須要借著信心的明確行動來接納主耶穌基督。

在我們的保障當中也同樣如此。我們靠神的大能得到保守(彼前一5);這是神的責任。但是因著信乃是人應該作到的。

只有神才能使我們成聖(帖前五23),但是我們被命令要成爲聖潔(彼前一15-16)。

在事奉當中我們也同樣能看到。“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百二十七1)。在這裏很容易看出來,這裏面將神和人都涵括在裏面了。所有這一切的功課,就在於“不要試圖調和矛盾。要接納矛盾的雙方”。

普遍真理

有時候,一節經文可能表述了一格普遍的真理,但是也有例外。幷不是所有順服父母的兒女,都能在世長壽(弗六13),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是真實的。

釋義/實際應用的要領

要記住一段經文只有一個釋義,但是可能會有一個或更多的實際應用。以約伯記二十三章10節爲例: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約伯說的是如果他自己在神面前經受了試煉,最終的裁决必將是無罪。他幷沒有犯下他的朋友們控告他的那些罪名。這就是釋義。但是這節經文可以用來指信徒從生命的試煉中得到的益處。這些試煉提煉了人們的品格,除去了渣滓,最後提煉的那一位(神)在金子當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地理因素

聖經大部分是從以色列地的地理角度出來來寫作的。因此,北方就意味著以色列北方。氣候現象也都是在當地很常見的。所謂世界(普天下),往往意味著地中海地區,也就是聖經之地。保羅說,福音在他的時代要傳到普天下(西一6),我們不必理解成阿茲台克人和印加人都會聽見。

整本聖經中的基督

我們應該在整本聖經當中尋找我們的主。耶穌告訴猶太人,聖經爲祂作了見證(約五39)。當祂與兩位門徒一同前往以馬忤斯的時候,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二十四27)。

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

邁德頓主教說,聖靈的名字前面加上一個定冠詞(在原文中),必然指的是聖靈這個位格,而如果沒有冠詞,則指的是祂的恩賜和影響力[1]。因此,當耶穌在約翰福音第二十章22節中說:你們受聖靈的時候(原文中沒有冠詞),他指的是聖靈的預示或事工,而不是聖靈這個位格本身。在五旬節之前,他們幷沒有領受聖靈。

請注意,聖經當中的一切都是實實在在地叙述出來的,但是幷不是所有引用的文字都是真實的。神的默示幷未保證魔鬼所說的話(創三15)或者人就自己的智慧所說的話(伯四十二7)的真實性。聖經說:沒有神,但這是在引用一個愚昧的人所說的話。

聖經中所用的詞句往往都是很靈活的,足以描述在寫作它們的時代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因此以西結談論到弓箭的戰爭,但是這幾個希伯來文詞句也可以用來形容彈道導彈。皮爾遜(Pierson)贊成說,十分有彈性的詩歌措詞,朦朧而難以捉摸,爲新發現的事實提供了便利

前面提到的法則,一些人和事在實際存在之前就可能被提到了。大衛在詩篇第五篇第7節裏提到了聖殿,但是他活著的時候幷沒有看到聖殿建成。

我們應該抵擋用基督徒的眼光去看待舊約聖經的誘惑。我們將會發現那裏有許多事都是不完全符合基督教的。例如,迦南人被大規模滅絕。

另外,我們還應該記住,舊約聖經中的聖徒們手中幷沒有聖經。他們也幷不是有聖靈永久地住在他們裏面。所以我們應該寬容他們那些不合規但幷不是有罪的行爲。

我們還應該小心一個事實,神賜下了對許多事件的歷史記錄,但是祂幷不贊同這些事。列祖當中有許多人都是一夫多妻的。這個事實被忠實地記載下來,但是神從來也沒有贊同過一夫多妻制。祂只爲亞當創造了一個妻子夏娃。另外還提到一些聳人聽聞的罪行,幷不是要激起人們的欲望,而往往是足以讓人産生厭惡的感覺。

最後還有一件事情要記住!順服是屬靈知識的工具。你們越是順服真道,其中的寶藏就越發會向你們開啓。

 


[1] F. E. 馬爾什(Marsh),《全面的供給》(Fully Furnished),第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