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享用聖經
特殊案例
修辭語言
也許比起說聖經應該從字面意義上來解釋更好的,是我們應該說從正常的意義上來解釋。這就是說一些明顯的修辭手法我們沒有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但是其含義也是真實無誤的。在詩篇當中,樹木被說成是拍著雙手,我們都知道,樹木幷沒有雙手,而是白楊樹一起舞動著枝葉這樣的景觀,實在是一幅難得的圖畫,描繪了神手所造的造物在贊美祂。
直喻(Smile,讀作SIM-ill-ee)。一件事物同另一件事物進行比照,用“好像”或者“如同”。“眼目如同火焰”(啓一14)。
暗喻(Metaphor)。一件事物與另一件事物相似或者被表現成另一件事物,但是不使用“好像”或“如同”。“這(餅)是我的身體”(太二十六26)。
轉喻(Metonnymy,讀作muh-THAN-uh-me)。一個名詞被用來表示一個相關的事物。“杯”被用來表示杯中之物,如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26節裏。在歌羅西書第三章5、8、9節中,我們在世上的肢體,也就是我們身體的肢體,被用來表示這些肢體所犯的罪。
誇張(Hyperbole,讀作high-PURR-buh-le)。誇大的成分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不會引起誤解。“你們這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太二十三24)。
比喻。簡短的叙事,不論是事實的還是虛構的,有著表面之外更深刻的含義。有時,比喻中的事實有著深遠的意義;有時候只是說明一個資訊。我們的主使用比喻,所以那些熱切盼望瞭解真理的人都能明白,但是那光却會遠離那些幷不真心追求的人(太十三10-17)。
寓言。與比喻類似,但是通常篇幅更長。同比喻一樣,它不必强調一切細節。保羅用亞伯拉罕的家庭歷史當作寓言,表明恩典和律法不能混雜在一起(加四21-31)。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是一部長篇寓言,說明一個罪人從撒旦的國度抵達天上之城的旅途。
對應。“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十九1)。兩方面說的是同一件事。這是希伯來詩歌中深受喜愛的一種技巧。有人曾經說過:“和我們不同,他們用‘韵文’來表達思想,而不是簡單的詞句”。
反語。用言詞來表達一些字面意義之外的含義,往往包含了幽默、諷刺或反諷。在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第8節裏,保羅說他虧負了別的教會,於是他能够無償地向哥林多人傳道。
提喻(Synecdoche,讀作sin-EK-do-ka)。部分被用來代表整體。“你本是塵土”(創三19)。或者用整體來代表部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册”(路二1)。
在希伯來語中,二十四小時一天是一個onah,一天當中的任何一部份也被當作一個onah。這就可以解釋基督爲何在地裏頭三天三夜——星期五的一部份,星期六全天,星期天的一部分(太十二40)。
預表
預表(typology)這個詞與印刷廠裏看到的“列印稿”(typing)或“鉛字”(typeface)沒有關係。但是這幾個詞都源於同一個希臘文辭彙typos。它的意思是印製、表現、摹刻、示範,或者在預表當中,尤其是指一個“象徵”(type)。在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11節中,我們看到,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人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將在新約聖經中教導的屬靈真理的預表或預先描繪的圖畫。
預表可以是一個人,比如麥基洗德;一個地方,比如迦南;或者是一個物件,比如會幕的一部分。以下是幾個清楚而且十分著名的例證:
諾亞的方舟。方舟浸沒在審判的大水中,刻畫了基督受洗歸入加略的死。正如那些再方舟裏的人得救了一樣,在基督裏的人也得救了(彼前三18-22)。
麥基洗德。“你(基督)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爲祭司”(來七17)。
摩西。摩西曾經說:“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象我的”(申十八15)。
逾越節。“因爲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林前五7)。
大祭司。“……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在主耶穌基督裏面)”(來八1)。
祭物。“照著天上樣式作的物件必須用這些祭物去潔淨;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當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來九23)。
會幕的幔子。“……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事祂的身體”(來十20)。
帳幕。“道成了肉身,住(字面意思是帳幕,或支搭祂的帳篷)在我們中間”(約一14)。
嗎哪。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約六51)。
磐石。“(他們)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十4)。
蛇。“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字也照樣被舉起來”(約三14)。
約瑟(雅各的兒子,不是馬利亞的丈夫)。儘管他從來也沒有被說成是主耶穌的預表,但是按照亞達•亞伯遜(Ada Habershon)[1]和雅瑟•平克(Arthur Pink)的說法,二者之間的對應之處多達一百處。這就激勵我們在聖經中尋找其他的象徵和刻畫。
有兩個極端應該加以避免。只是接受在新約聖經中專門提到的那些預表,按照“所有這些事”這句話來看,是太過於頑固了。另一個極端是放任想像力,甚至在新約聖經裏也所處都看到預表。
但是,預表本身幷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在我們主的預表中,只有原型才是完全的。
我們一定不要根據預表來構建教義。它們往往符合或說明教義和對預言的解釋,但是它們幷不是教義的可靠來源。
聖經中的象徵
“地”(land)或“土地”(earth)往往被用來指以色列。因此藏在地裏的財寶,可能就是象徵了以色列,主爲它變賣了一切所有的(太十三44)。從地中上來的獸(啓十三11)被理解成是暗示了末世從以色列地出來的一位强大的統治者,也許是假先知。
海象徵了外邦人。因此,從海裏打撈出來的重價的珠子(太十三47)指的是基督的外邦新婦,而海裏的獸(啓十三1)則是復興的羅馬帝國一位外邦的君主。埃及可以當成是描繪了這個世界及其誘惑、享樂和偶像崇拜。
迦南不是指天國,而是我們現今在基督裏所處的屬天的地位。迦南尚且有戰事發生,但是在天國裏面不會再有。
但是,有一點要小心謹慎。這些象徵在聖經中幷不是一成不變的。
聖經中的數字
在聖經當中,數字也是有含義的。這些含義可以通過比較它們在幾處上下文環境中的反復使用而區分出來。
數字1。這指的是獨一或至高。這就好像是說:“這是紐約的頭號餐廳”一樣。神的獨一性可以在稱作shema(聆聽)的希伯來信經中找到:“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神是獨一的主”(申六4),同時在有關將來國度的預言中也可以看到:“到那日,必將如此……耶和華是獨一的,祂的名也是獨一的”。
數字2。這指的是證實一個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申十九15)。
數字3。這指的是完備或全面,比如神的三個位格。“奉父子聖靈的名”(太二十八19)。
數字4。這是一個代表普世性的數字。有四部福音書,地有四極(四個方向)和四方(耶四十九36;啓二十8)。四獸構成了外邦人的世界政權(但七3)。
數字5。這說的是人類的軟弱性和依賴性。門徒們只拿出了五個餅,就喂飽了五千人(約六9)。在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2節裏,有五個聰明的童女和五個愚笨的童女。它也指我們對神承擔的義務。
數字6。這個數位比完備的數位7少1。歌利亞身高六肘零一個虎口。在約翰福音第二章第6節裏,猶太人有六個潔淨用的水池。最爲人所熟知的例證是666,這是啓示錄中那只獸的數字。6是人的數字;他犯了罪,幷且虧欠了神的榮耀(完全)。
數字7。7代表完美和完備。創造這個世界用了六天,第七天,神安息了。在獻贖罪祭的時候,在主面前要用指頭彈血七次(利四16-17)。我們的主用馬太福音中的七個比喻全面地揭示了天國,幷且用啓示錄第二章至第三章中的七個教會來揭示我們的教會時代。
數字8。這指的是一個新的開端。遭遇洪水之後,世界上只有八個人重新居住。猶太人的男孩在出生後第八天受割禮。基督在第八天改變形狀(路九28),暗示了將來的國度,幷且祂在第八日復活。主日乃是第八日,一個新的開始。在希臘文中,耶穌這個名字(Iesous)的數值加起來恰好是888。這肯定不是巧合。
數字10。這代表人類的責任(義務)。有十條誡命,而且我們有十個手指和十個脚趾,分別用來作工和行走。神在埃及降下了十次灾禍(出七12)。在路加福音第十九章第13節的比喻中,主人將銀子托付給十位奴僕。
數字12。這是治理、管轄和主權的數字。以色列有十二個支派,羔羊有十二位屬羔羊的使徒,新耶路撒冷有十二個基石,十二個門由十二位天使來把守。
數字40。代表人類義務的數字(10)乘以代表普世性的數字(4),等於人類全面的試驗(40)。大洪水的時候,下雨四十晝夜。摩西在他一生的三個四十歲期受試探:在埃及、在沙漠、在曠野。以色列人在曠野裏受試驗四十年。掃羅和大衛分別作王四十年,他們各自在作王的時候受試驗。我們的主也在曠野受試探四十晝夜[2]。
聖經中的顔色
顔色也是有意義的。紫色讓人聯想到王權(士八26)。紅色是罪惡(賽一18),白色是潔淨和公義(啓六11,比較十九8)。藍色則是天國(出二十四10)。
聖經中的人名
人名在聖經中也是有含義的。雅各的意思是“欺哄”或“篡奪者”。我們可以把這樣一個人稱作是欺詐的人。他後來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與神一同治理”。
使得查裏斯•狄更斯的小說一百五十年來爲人們所熟知的一個特色,就是他爲主人公選擇的名字(人們猜想,這些名字都是杜撰出來的)。看起來這些名字非常合適。我們可能會忘記穆德斯通(Murdstone)、斯蒂爾福茲(Steerforth)、匹克威克(Pickwick)、丘茲列維特(Chuzzlewit)、尼克爾伯(Nickelby)以及烏利亞•希普(Uria Heep)這樣的名字嗎?當然,狄更斯可能會杜撰出他想要的任何名字來,因爲他的小說中的人物都是虛構的。
聖經中的人名被人們記住,是因爲不同的原因。它們也與人物非常適合,但這些都是真實人物的真實名字。大有主權的神看出這一點,所以聖經中的主要人物都被賦予了富有含義的名字——往往一語道破他們的個性和品行。
——聖經主要人名表——
舊約聖經
亞當——紅的,屬土的
夏娃——賜生命者
該隱——得到的
亞伯——草場
亞伯蘭——崇高的父
亞伯拉罕——多人的父
撒拉——公主
以撒——他發笑
雅各——篡奪者,狡猾的人
猶大——贊美
米迦勒——誰能像神?
以賽亞——耶和華拯救
新約聖經
耶穌——主拯救
馬利亞——苦(與米利暗相同)
約瑟——增添者
彼得——磐石
腓力——愛馬者
司提反——冠冕(體育比賽中贏得的桂冠)
保羅——微小
其他細節
金屬。即便是金屬,也有著連帶的含義。金與榮耀和神性有關。銀說的是救贖。銅是審判的象徵,而鐵則指的是力量。
日期。你們研讀聖經的時候,不要對日期弃置不顧。例如,在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幷未注明日期,人類在世上的年代都是按照世代來大略估算的,即便他們之間有一些微小的分歧。通常來說,你們得到的益處和享用不會因爲知道了確切的日期而受到影響。
時間。聖經當中有各種不同的講述時間的方式。猶太人用一種方法,羅馬人則用另一重方法。有些看起來往往很矛盾,但這只是采用了不同曆法或是指認一天當中時辰的方法不同造成的。
度量衡。這裏你們又一次不必强調過分準確的界定。多年以來,這些都已經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上下文環境通常會告訴你們,一個量值是否過高、不足或是充足。
屬神的編輯者
這是一條很有幫助的原則,應當牢記。當聖靈在新約聖經中引用舊約聖經的經文時,祂便是對祂自己而言的律法。這就意味著祂可以取來一段經文,然後把它用在完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中。當何西阿引用神的話說:“你們不作我的子民”(何一9),他指的是以色列遠離了耶和華。但是當保羅在羅馬書第九章第25-26節中引用何西阿書的經文時,他則指的是外邦人。這完全沒有問題!同一位聖靈在第一處地方寫下這段經文,祂可以照自己的意願第二次賦予不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