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如何說話

神用種種不同的方式對祂的百姓說話。祂對自己的見證毫無保留(徒十四17),也沒有給人類留下任何不認識祂的藉口。

祂透過自己的兒子來說話。過去,他通過先知將部分的啟示賜下來,但是現在,祂借著基督賜下有關他自己的最後而完整的啟示(來一1-2)。耶穌全面宣告了神就是父(約一18)。

在祂的話語,就是聖經當中,人們可以聽見神的聲音。在這一部受默示、顛覆不破的書中,祂將我們的生命和敬虔所需要的一切都賜給我們(彼前一3)。詩人大衛說:“因你使你的話顯為大,過於你所應許的”(詩一百三十八2)。這就暗示了神高舉祂的話語,超乎有關祂自己的其他一切啟示。

祂透過造物來說話: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祂的量帶通遍天下,祂的言語傳到地極。神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詩十九1-4)。

主透過良知說話。這種天生的感知力使男人和女人們能夠知道正確與錯誤之間的區分。在箴言第二十章27節裏,良心指的是一個人的靈魂:“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使徒保羅將良知形容成是對人們所作的見證,“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羅二15)。

祂通過聖靈來說話。聖靈大多是透過神的話語叫交通,但是祂也能夠影響我們的內心、情感和理智,由此彰顯祂的旨意(徒十六6-7)。

神往往用其他人來向我們傳達訊息。祂通過敬虔的傳道人、教師和長老來說話。祂甚至可以利用尚未得救的人,儘管這是例外的情形。

祂可能會運用夢境和異象嗎?以利戶是出現在約伯面前的人之一,他說:

“神說一次、兩次,世人卻不理會。人躺在床上沉睡的時候,神就用夢和夜間的異象,開通他們的耳朵,將當受的教訓印在他們心上”(伯三十三14-16)。

這在舊約當中的雅各、約瑟、法老的酒政和膳長、尼布甲尼撒和但以理,新約當中馬利亞的丈夫約瑟以及保羅的生平經歷裏都是真實的。

人們聽過天使傳達的神的信息,尤其是舊約中主的使者。這就是道成肉身之前顯現的主耶穌。

我們聽見神用自然現象對我們說話,例如雷鳴(伯三十七1-5;詩二十九1-9;七十七18;一百零四7)以及災害,例如諾亞時代的洪水以及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

祂用徵兆和奇事來說話。徵兆就是有某種意味的超自然事件。奇事則是目的在於激起人們驚異的神跡。

在至少一次戲劇性的場合裏,祂通過動物來說話。巴蘭的驢子開口責備主人,因為這位先知三次打了它(民二十二28,30)。

神能夠通過周遭環境不同尋常的趨勢來說話。當種種事件不同以往,可能就表明了神是在說話。參看以斯帖記第六章1-4節;列王紀下第八章1-6節。

在以下的篇幅中,我們將著眼於神透過聖經的經文對祂百姓說話的顯著方式。聽見這些話的人就知道,神在對他們說話,即便別人可能覺得這並不令人信服。一段經文可能完全脫離開上下文環境,但是這沒有造成任何區別。重要的問題在於真正有價值的是實際應用,而不是經文解析。

在開始之前,有一句告誡的話。有時候,人們錯誤地以為神透過聖經對他們說話。曾經有一個人得了不治之症。這種病已經奪走了他家裏幾個人的生命。在他的親戚和朋友們看來,顯然主已經將祂的旨意啟示出來了;祂要將這位病人帶回天家。但是有一天,他和妻子在清晨靈修的時候,讀到詩篇第一百一十八篇17節:“我必不至死,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他們主張這是完全治癒的應許。但是病人幾周之後去世了。他們的信心為什麼沒有得到獎賞呢?坦白地說,我們不知道。我們所能作的,就是把這件事交給神,祂的道是完全的(詩十八30)。

所以,如果我們宣稱得到了一個應許,後來卻發現我們理解錯了,我們應該怎麼作呢?我們往往會從被判處在烈火的窯中處死的三個希伯來人身上得到一些線索。他們完全相信,神必定會搭救他們:“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但三17)。

隨後他們承認,神也許有別的計劃,於是補充說:“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三18)。和他們一樣,我們也能補充這樣一個條款:“即或不然……”。

不言而喻,我們不贊同運用所謂“摸彩法”來輕鬆地運用聖經。一位信徒尋求從主而來的帶領,所以決定翻開隨便哪一頁聖經,選定他看到的第一節經文,然後把它當作神對他說的話。人們最熟悉的故事,就是一個年輕人翻開聖經,讀到“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裏,出去吊死了”(太二十七5)。他不喜歡這一節,於是決定再試試。這次的經文是:“你去照樣行吧”(路十37)。他立刻就拒絕了這一個建議,然後試了第三次。他讀到:“你所做的,快做吧”(約十三27)。我們希望,這個經驗可以教給他摒棄這種尋求神的旨意的方法。

然而,像這樣幽默的小故事並沒有否認一個事實,那就是神可以也確實直接透過祂寫下來的話語對祂的百姓說話。信徒必須真誠。需要必須是真實的。祈求的人必須忠實地讀經,花時間禱告。滿足了所有這些條件,神往往就會在適當的時候賜下適用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