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超越平凡的生命
亨利·蘇桑(Henry Suso)是一位生活在十四世紀的德國神秘主義者。保羅·德斯汀根(Paul Tersteengen)和他,連同另外幾位虔誠的信徒,被稱作“神的朋友”(The Friends of God)。他們是一些“住在全能者的蔭下”的人。他們就像第一篇當中蒙福的人一樣,他們“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他們的國民身份是在天國裏。他們聖潔的生活是眾所周知的。
有一天,蘇桑家的門外響起了敲門聲。他打開門,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一位婦人站在門外,抱著一個孩子。事先沒有任何預兆,她將孩子塞在他的手裏,說:“這是你犯罪的果子”,然後轉身走了。
蘇桑一臉茫然。她的沒有來由的指控仿佛一道強烈的閃電擊打著他。他站在那裏,抱著一個小小的嬰兒。毫無疑問,這個孩子是她犯罪結下的果子,但是另一方並不是他。今天,她可能會把嬰兒放在一個塑料口袋裏,然後扔在垃圾罐旁。但是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將這個過失推卸給別人。
消息在城裏不脛而走,人們指責蘇桑是一個信仰上的騙子。但是他既不是偽君子也不是騙子。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退回來向神呼求。
“主啊,我該怎麼作呢?你知道我是無辜的”。
答案清楚明白地臨給他:“照我的樣子去作;為別人的罪受苦,什麼話也不要說”。蘇桑對十字架有了全新的認識,平安降臨到他的內心裏面。
他撫養著這個嬰兒,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一樣,一次也沒有因為別人的控告而為自己辯解過。
很多年以後,那個犯了罪的婦人回到城裏,告訴人們說,蘇桑是無辜的,她對蘇桑的控告完全是子虛烏有的。雖然已經給蘇桑造成了傷害,但是卻讓它轉而變成好事。蘇桑甚至更加效法基督的形象。他已經贏得了勝利。
我們在舊約聖經中讀到,約瑟經歷了被誣告的心痛和不公。那個勾引男人的女人反而誣告他試圖姦污她,甚至用他的外衣當作他被假像的罪行的證據。然而,他把自己的案情交托給主,靠主來為自己辯護。
主耶穌也受到過誣告。祂的仇敵說祂是非婚生的。他們說祂行神跡是靠撒旦的力量。他們控告祂意圖推翻羅馬政府。然而,在最艱難的時刻,祂卻能說:“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太十一26)。
我們通過祂的典範認識到,我們不必為自己開釋,或是訴諸法律救助。神叫罪惡把自己暴露出來,揭露控告者的謊言,使受害的人得到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