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神仍然在說話
曾經有一段時間,年輕人都到世界各地旅行,試圖以此來找到自我。本尼迪克也在四處旅行,但是他的使命是找到神。當他來到巴基斯坦的時候,他碰巧遇見了一個他在瑞典結識的小夥子。事實上,儘管這個小夥子還不是信徒,但是他送給本尼迪克一本新約聖經。他們兩人現在發現,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用全部的身心來認識耶穌。他們想要徹底成為主的門徒。
他們住在一些巴基斯坦基督徒中間,勤勉地學習聖經,決心毫不妥協地順服它。他們不會打折扣的。一天晚上,他們讀到馬太福音第十章9-10節:
“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
這看起來很清楚。他們迅速清點了他們的所有家當。他們應該有一件外衣,但是不應該有鞋。前一樣很容易。他們擁有的唯一的衣物就是他們身上穿的。但是他們有一雙鞋,所以他們就把鞋扔掉了。他們的旅行支票還有一百美元。他們該怎麼處理它呢?最後他們決定他們可以把錢兌換成巴基斯坦的盧比,然後施捨給乞丐們。
第二天,他們搭上便車,晚上的時候來到一個穆斯林清真寺睡覺。底板上有墊子,頭頂上有屋頂,這很奢侈了。他們那晚肯定睡得很好,因為早上起來的時候,他們的一百美元不見了。他們的錢和護照都被人偷了。當他們來到當地警察局的時候,他們將護照拿回來了。至於錢,他們很高興主已經從他們身上卸下了這個負擔。
他們現在繼續向前走,沒有鞋,沒有食物,也沒有錢,但是這豈不就是聖經說的他們應該做的事嗎?一天夜裏,他們睡在一個松樹林裏。早晨他們沒有吃早飯。中午的時候,他們找到一處陰涼地,就休息了。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他們慢吞吞地蹣跚前行,又累又餓,那時一個人出現了,示意他們跟著他。他將他們領到一張桌子旁,上面擺滿了食物,他邀請他們用餐。然後,當他們狼吞虎嚥的時候,那人說:“再見。要當心”。兩個小夥子後來繼續前行,深信主一直在看顧他們。
現在,我們該怎麼看這一段經歷呢?他們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馬太福音第十章的話是正確的嗎?他們應該就像這樣,除了身上穿的衣物,一無所有地出去嗎?神真的對他們說話了嗎?
認真考查這段經文,他們就會看出,這段教導是給予那些本來就是真信徒的門徒的。但他們當時還並不是。
他們也會看出,這是一項暫時的託付,當他們與在這世上作功的主耶穌同住的時候。祂會看顧他們一切的需要。
他們也會通過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35-36節看到,這個託付後來終止了。那時耶穌說:
“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什麽沒有?他們說:沒有。耶穌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
可是本尼迪克和他朋友的經歷對於我們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功課。我們一定不要遺漏。主找到了兩個年輕人,他們滿懷順服神的渴望,決心從字面的意義上來對待祂的教導。這蒙祂喜悅,於是祂暫時終止了經文釋義的原則,用一種確鑿無誤的方式將自己啟示給他們。
[12] 摘自Sehnsucht der Betrogenen, 德國Bielefeld,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