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福音中一句靠不住的經文

拉維·撒迦利亞是一位最著名的基督教護教者。他熱忱地捍衛者信仰,就是那一次便永遠交付給眾聖徒的信心。他在世界各地傳道,對於大學校園有著專門知識,答復對基督教的攻擊以及世俗的哲學觀點。

拉維在印度出生和長大。他的父親為政府工作。這本應該提供一種舒適的生命,免除了不安和壓力。但是拉維卻經歷了許多磨難,包括他稱之為在一個較高種姓文化的背景下進行學術競爭。

當他十七歲的時候,住在新德里。他得出結論說,生命對於他來說並沒有多少意義。所以他嘗試借助服毒來自殺。他急忙沖向醫院,在那裏人們用適當的解毒劑來治療他。

他恢復過來了,一位朋友送給他一本新約聖經。這真是神的安排。就在藥液滴入他脫水的身體時,他幾乎沒有足夠的力氣抓住手裏的書。他翻到約翰福音第十四章19節:“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拉維說:

“我知道不論這段經文還有什麼別的含義,但它決不是僅僅意味著肉體的生命。我說,這是我一直以來尋求的生命。我將一切交托給耶穌基督,並且永遠不回頭,除了紀念祂如何救了我,在我的心裏放上一首新的歌——新的饑渴、新的盼望和新的生命”。

就這一點而言,我的一些讀者也許會問:“這是一次前所未聞的歸信。約翰福音第十四章19節中並沒有提及福音這個詞,也沒有提到過恩典、信心、十字架、基督的血以及祂代替我們而死”。這樣的思考違背了一個常識概念,那就是主必定會使用約翰福音第三章16節、約翰福音第三章36節、約翰福音第五章24節或者是羅馬書第十章9節,如果是要讓一個人歸信的話。

事實上,神享有主權。祂可以使用看似最沒不可能使用的經文,對饑渴的心說話,並且帶領他們信靠主耶穌。我們必須讓神來作祂的事,當我們看見聖靈拿來一些看起來並不像是福音書風格的經節,並且用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來使用它們的時候,我們要滿懷喜樂。

這是拉維·撒迦利亞的見證剩下的部分:

“祂在我的心裏激起了新的渴望——一種對神的渴望。先前我更關心的是成功、好成績、好工作。我不斷地想到別人怎麼看我。神讓我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祂身上。我知道這不是某種動機治療法,而是一種全新的關係。一個渴慕愛的人和一個找到愛的人之間有很大區別。神將那種對祂的強烈渴慕植入我的心中,甚至我知道我在祂裏面已經開始了被充滿的過程。在我聽到這些經文之前,我完全是空虛的。現在我通過基督的身位瞭解到我是如何被充滿的”。

拉維的經歷就是一個憑據,神有時候透過祂的道來對人們說話,所用的方法是在人類關於如何為基督贏得靈魂的教科書上找不到的。

[13] 拉維·撒迦利亞(Ravi Zacharias)《想想看!》(Just Thinking),Norcross, GA: RZIM, Spring-Summer,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