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第一條誡命

美國福音傳道人和聖經學者羅賓·托雷(Reuben Torrey)曾經講過佐治亞州一位只有獨子的寡婦。他們生活在貧困以下,但是她卻能夠靠洗衣服做到收支平衡。她並不抱怨。她把這些看成是從主而來的。

兒子格外出色。事實上,他是高中畢業班上頂尖的學生。在主之外,兒子是母親生活中最大的喜樂。

因為學習成績優秀,他被選派練習在畢業典禮上致告別詞。他也因為有一科成績非常優秀而獲得金牌。

當畢業的日子到來時,他注意到母親並沒有為參加典禮做準備。他對母親說:“媽媽,這可是畢業典禮的日子。我在這一天畢業。你為什麼還不作準備呢”?

“哦”,她有些倦意地說,“我不去了。我沒有得體的衣服。城裏所有大人物都會到場,穿著華麗的衣裳。你會以你的老母親褪了色的棉布衣服為恥的”。

他的雙眼充滿敬意地望著母親。“母親”,他說,“別這麼說。我永遠不會以你為恥。永遠也不會!我在這個世界上欠你太多了,除非你也去,否則我也不去了”。他堅持著,直到她同意了,然後幫助她打扮,使她看上去非常好。

他們開始臂挽著臂沿街而下。到了高中禮堂裏面,他陪著母親來到前排最好的座位上。她坐在那裏,穿著剛剛熨過的棉布衣服,坐在那些衣著光鮮的大人物中間。

他的時間到了,他致了告別詞,一句也沒有念錯。掌聲非常熱烈。隨後校長為他授予金質獎章。接受獎章之後,他走下講臺,徑直來到他母親坐的地方,將金質獎章別在他母親的衣服上,說:“母親,這屬於你。你理應得到這枚獎章”。這時,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聽眾們全都站起來,很多人淚流滿面。

這位兒子樹立了一個活生生的順服以弗所書第六章2節的典範:“要孝敬父母”。托雷先生只要講起這個故事,他就額外做出一些實際的說明。他說:“永遠也不要以主耶穌為恥。你們欠他太多了。站起來向祂認罪吧。血證士們都不感到羞恥。阿尼色弗並不以保羅為恥(提後一16)。保羅也不以福音(羅一16)或者他所信的那一位(提後一12)為恥。我們也不應該以基督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