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奇異恩典
現在讓我們集中數算一下神的偉大恩典吧。
我們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這位聖潔公義的神在他救贖的計劃中能饒恕罪人,仍舊算他們爲義?
答案只有三個字:代替者。神派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代替罪人死在了十字架上。他擔當了所有的懲罰,白白把永生賜給相信他的人。
這就是恩典的真意——神把恩典賜給那些本來只配滅亡的人。要明白這恩典,我們必須知道耶穌是誰;他做了什麽;爲誰而做;還有那些因信接受他的人將福杯滿溢。
這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宗教,被稱作別樣的福音,但它帶來的根本不是好消息。它教導人可以通過好行爲和成就上天堂。它是最受歡迎的宗教,因爲它迎合了人類的驕傲。儘管它冠冕堂皇,但它既沒有救贖的能力,也不能給予現世的安全感,更不能保證永生。它最終的結局是地獄。
被恩典救贖的人會把所有的榮耀都歸於神。而那些相信靠行爲得救的人會把榮耀歸給自己,或者至少一部分歸給自己。你可以由此分辨一個人上天堂的希望是建立在什麽樣的基礎上。
我們說人不能靠行爲得救時,幷不意味著我們反對有好的行爲,絕對不是!重點要强調的是行爲不是得救的根基,而是結果。我們不是靠行爲得救,我們得救是爲了有好的行爲。行爲不是原因,而是結果,不是源頭,而是表現。
很自然的,一個問題會冒出來:“如果一個人得救後又犯罪,他會不會失去救恩?”聖經上和恩典的自然屬性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不會。罪破壞了合一但沒有割斷關係。合一是一條脆弱的絲綫,而關係則是打不碎的鎖鏈。只要信徒認罪,他就被赦免,他與神的合一馬上就會得到恢復。
幷不是每一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人都會真正得救。如果罪還管轄著這個人的生活,他還活在罪裏,那麽有充足的理由懷疑這個人的生命是否已經改變。他也許只是徒有其表,沒有內在的基督徒。當基督進入一個人的生命中時,這個人一定會有所改變。
對那些抵擋福音的人來說恩典太廉價了。但特別要提醒他們的是付錢的人是送禮物的人而非接受者。這就是禮物的含義,花錢的人是贈送者而非接受者。上帝作爲贈送者,花了昂貴的代價把永生白白賜予我們作爲禮物。
就像任何好的東西都不被珍惜一樣,恩典也會被濫用。人們會用它作爲縱容自己犯罪的藉口。然而所有這些藉口都是個人的問題,而不是出於恩典的教導。
過聖潔生活最强有力的動力是恩典而不是律法。律法要求好行爲,做不到的要承受懲罰的威脅。而恩典訴說了基督爲我們所作的,激發相應的聖潔生活。神的恩典把信徒置於一個在他面前完全的身份,喚醒與該身份相和諧的生活。新約中有很多具體的經文,指導與基督徒身份相配的生活。
神兒女的生活自始自終就是彰顯神聖恩典的過程。神沒有欠人任何東西,却把無限的恩典傾倒在我們身上。聖徒的生活就是一個講述神是如何將最好的東西賜給那些只配接受他審判的罪人的故事。
今天神仍舊在尋找我們,爲要彰顯他奇異的恩典。幾千年來,儘管人類對他是如此的漠然、拒絕和抵擋,然而神的全部恩典依然在傳播著好消息,尋找迷失的羔羊。他在尋找那些願意承認自己有罪,願意放弃自救,幷相信耶穌爲救主的人。恩典就是這麽簡單!
請記住:只要神看到一個人在主耶穌裏有一絲真正的信心,他就算那個人爲義。正如H.A.Ironside所說:
神看人和他兒子的工作如此寶貴,以至於只要一個人給他一絲的可能的藉口,他就會接那個人在天堂裏。何等浩大的恩典啊1!
這是最後一章,但幷沒有真正結束。通過永生,神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2。他的奇妙的救贖計劃,派獨生子到罪的叢林裏尋找拯救迷路的人,通過十字架的工作,傾倒所有的恩典給我們,這些都將無限永存!
聖經以一句美妙的話作爲結束,本書也以此爲結束:“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衆聖徒同在。阿們!”
1.H. A. Ironside, 《利未人的獻祭》,1982,64頁
2.以弗所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