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獎賞

天堂裏有獎賞,獎賞將會由救主親自來發放。千百年來,他一直在不舍晝夜地做著準確、完整的記錄,記錄每位信徒爲主做工的情况,直到一切爲他所做的事至終顯明與衆,他才會停止做記錄。他將會獎賞那些忠心於他的子民。

基督台前的審判

發獎賞是在基督台前的審判時進行的,也稱爲神的審判(在此說明一點,審判台一詞在希臘文裏是“bema”,對此一直衆說紛紜,且沒有任何人的觀點是讓所有人都完全信服的,所以在此我也跳過去不再贅言)。通常,當我們聽到審判或判决這樣的字眼,立即會有一種不祥的感覺,不由會聯想到法庭,身著黑法衣的審判官(一般都很嚴肅),還有被告席上的罪犯。

稍等一下,我們是不是忘了這些詞可能還有其他的意思呢?爲什麽我們沒有聯想到奧林匹克運動會、花卉展覽或是鄉村集會上的裁判呢?在這些場合,根本不存在判斷有罪或無辜的聽證和宣判。運動員無論成績如何都不會被宣判入獄,也不會有人定那些品種不一的花卉死刑。在這裏,只有按照事先定好的標準進行審核,達到標準的就會給予獎賞,這些與基督台前的審判如出一轍。

所以,當我們來探討這個主題時,一切與罪、刑罰有關的思想都要全部拋弃。信徒的罪——無論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已經在十字架上被神審判過了,主耶穌一次的代贖爲我們所有的罪付出了代價,他在十字架上的死永遠地解决了我們罪的問題。基督徒來到審判台前不是爲罪受審判,因爲我們已經出死入生了(約5:24)。因爲我們都在基督耶穌裏,就不被定罪了(羅8:1)。

在基督台前受審判時,信徒一生的經歷、侍奉將會被回顧一遍,神根據這些作爲獎賞的依據。審判的地點是在天堂,審判者是基督,所有的信徒都將矗立在那裏。保羅在林前3:9—15詳細地描述了基督台前的審判:

因爲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造的

房屋。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好象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

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這樣在上

面建造。因爲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

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

秸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爲那日子

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

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者若存得住,他就要得

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却要得

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裏經過一樣。

所有爲神而做的事——保羅稱之爲金、銀、寶石——將會受到獎賞。其他人的工程則要被燒毀,信徒因此就要受虧損,但他自己却要得救。這裏的審判是有關侍奉的,與救恩沒有關係。

審判的原則

主獎賞我們所依據的原則是彰顯出來的,沒有絲毫的隱瞞。他已經完整地告訴我們他的原則,這樣我們事先便已經獲知如何去做個得勝者了。下面就是一些主的原則:

在主的眼中,忠心比成功更爲重要,(太25:15-21,23;林前4:2)。我們不可能一直獲得成功,但我們可以至死忠心。

在主看來,你擁有的恩賜、能力的多少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運用它們(太25:15-28;可19:13-18)。我們生而不同,主審判我們時就看我們如何使用他所賜予的一切。

主看重我們的心過於看重我們的侍奉本身(西3:22-24)。我們無論做什麽,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我們要知道神不喜悅我們有一顆太過計較得失利弊的心。(太19:27-30)

即使事情沒有完成,只要願望動機本身是好的都會受到獎賞(王上8:18;林後8:12),神沒有准許大衛王建聖殿,但是因著他心中有這樣的意願,神便稱贊了他。

關鍵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情,而是你做事的動機(太10:42)。那個投了兩個小錢的寡婦就是一個最好不過的典範(路21:2)。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侍奉幷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如何評價它們(太25:37-40)

我們視爲豐功偉績的,

他告訴我們那不過是罪。

我們已經遺忘的小事

他說那才是爲他而做的。

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侍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神知道一切,他的評價是關鍵之所在。如果我們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去侍奉,幷且最終如願以償了。其實,這時我們已經得過了賞賜——就是別人的認可。但我們會失去神給我們的賞賜。

任何爲神的兒女而做的事就等同於爲神而做(太25:40)。這樣,我們就有可能親自爲主預備飯菜、給他衣服穿、接待他、侍奉他就象他親自在我們面前一樣。

沒有一件爲神及他的榮耀所做的善事是無意義的,這些都將會受到神的賞賜(弗6:8)。只要是向著神做的,世俗或神聖都沒有什麽區別的。女傭或看門人這樣卑賤的工作,只要是爲著神的榮耀而做,就如同神職人員的工作一樣神聖。

我們得獎賞與我們的社會地位沒有任何關係(弗6:8)。一個移民而來的農場工人,整天在田間埋頭做著苦工,但幷不意味著他在基督台前就與獎賞無緣。與普通的基督徒相比,卓越的基督徒幷不擁有優先權,在恩典時期蒙恩得救的人也幷不優先於被提時期的信徒。

還有一點,主將賞賜那些忍耐到底的人(路22:28)。一開始做得好還不够,主希望我們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他再來的日子。

冠冕

在基督台前,賞賜通常都被稱爲冠冕,這個冠冕區別於世界上的冠冕、榮譽,主所賜的冠冕是永不朽壞的。

喜樂的冠冕,賜給那些因著忠心於拯救靈魂而滿有喜樂的人(帖前2:19)。

公義的冠冕,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8)。保羅所說的愛慕基督顯現的人,幷不是指那些僅僅對被提熱心且滿心期盼的人,他指的是那些時刻守侯主再來的人:他們儆醒、等候、禱告、侍奉。

生命的冠冕是爲那些忍受試探的人預備的(雅1:12)。當我們在試探的斜坡上滑跌時,我們忘記了這個冠冕的存在。這個冠冕是留給那些對試探說“不”的人。

彼得提到將會有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爲那些牧者存留,他們都曾忠心地侍奉過基督的小羊(彼前5:4)。

還有一個冠冕是要賞賜給那殉道者的,他們曾爲主至死忠心(啓2:10)。

獲得這些冠冕之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它們呢?在這一點上,所有的基督徒將達成一致,那就是恭敬地把它們放在主耶穌的足前,惟有他才是配得這一切的榮耀與頌贊。

其他的賞賜

賞賜有時會與管理權及統治權聯繫在一起的。例如,在十錠銀子的比喻中(路19:11-27);一個僕人被主賞賜擁有了管十座城的權柄,另一個僕人管五座城。另外一處,主對衆門徒說:“我在磨練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叫你們在我國裏,在我的席上吃喝,幷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路22:28-30),雖然這裏它主要是指千禧年,但它同樣適用於天堂。由此可見,保羅對哥林多信徒所說的話不再是撲嗍迷離,而是暗含新意——“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嗎?”(林前6:3)。

另外,還有其他的賞賜。救主曾許諾:凡在人前認他的,他在天父面前也必認那個人(太10:32)。試想一下,能够在宇宙的掌權者面前得到神子的認可,那將是多麽榮耀啊!

還有一樣特殊的賞賜爲那些獲勝者存留的,那就是那些承認耶穌基督是神兒子的人(約壹5:5),以信心勝過世界的人(約壹5:4),以及那些勝過惡者與假教師的人(約壹2:13-14;4:4)。他們將品嘗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啓2:7)。他們又將品嘗那隱藏的嗎哪,幷且獲得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那新名除了他們自己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啓2:17)。他們又將擁有權柄制伏列國,領受神賜予的辰星(啓2:26—28),幷且穿上白衣(啓3:5)。他們的名也不會從生命册上塗抹,幷且主耶穌要在天父面前和天父衆使者面前認出他們的名(啓3:5)。他們將在神殿中做柱子,新耶路撒冷的名刻在他們身上(啓3:12)。他們將與基督同坐在寶座上(啓3:21)。

如果你對這些賞賜還是模糊不清,沒關係,當我們站在審判台前時,所有的事就可以水落石出了。

大小不一的滿杯

在天堂裏每個人除了有不同的賞賜之外,衆人的喜悅心情也是程度各异的。事實上每個人都很喜樂,但是有些人的喜樂要甚於別人。換句話說,好比衆人手中的杯盞都是滿溢的,但杯盞的大小却是不一樣的。保羅在林前15:41-42就暗示了這一點:“……這星和那星的榮光也有分別。死人復活也是這樣。”

由此便引發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享受主耶穌及天家榮耀的能力的大小,我們自己如何决定呢?”,我們可以現在就開始爲永恒做準備,下面就是幾點詳盡的建議。

首先,用心地研讀《聖經》,瞭解神的事情無疑是爲我們進入天堂進行投資,當然我們進入天堂後還是要學習《聖經》的,但是如果我們直到那時才開始研讀的話,就太遲了,我們必然會因無知而受局限。

第二,如果我們在地上能更多地操練自己成爲一個敬拜神的人,將來聚集在神的面前時,我們就能更好地仰慕他、敬拜他。那樣,神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親密無間的故人老友。

我們的禱告生活也很重要,神垂聽我們的禱告就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他的智慧、慈愛及權能。這樣就會使得我們愈加不住地感恩。

主教導我們不要積攢財寶在地上,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太6:19-20)這些積攢在天上的財寶將成爲我們的資産。那麽主耶穌爲什麽著重强調這一點呢?

我們引人歸主就是積攢財寶在天上,司布真曾說過:“某些聖徒比其他人擁有更多屬天的豐富,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比其他人做了更多的工,靠著神的恩典他們帶領更多的人進入了天堂。”

總而言之,我們在天堂享受永恒財富的能力取决於現今屬靈生命的成長及侍奉。下面這對弟兄的故事便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

大衛年少時便歸向神,重生得救幷且加入到傳講神的道的侍奉之列,他滿心渴慕著神的話語。後來他成爲了電力工程師,仍然竭盡所能地去傳講神的道。他與妻子滿足於自己的中等生活水平,這樣他們就可以一直把神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們家是聚會地點,是講道之所在,對年輕人有著磁鐵般的吸引力。

吉姆比其弟大衛早得救兩年,他是位杰出的商人,在國際貿易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他家裏應有盡有,舒適至極。但是,他的生活完全被生意所占據,以至於他沒有時間去做任何生意之外的事。

兄弟二人俱已得救,因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一切他們有了進天堂的確據。但是,大衛才是我們應該效法的榜樣,我們要像他一樣不斷地在神的話語裏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同時幫助別人解决屬靈問題。他總是在談論著主耶穌,滿懷熱情而不知疲倦。

由此可見,他們二人都是在享受著主的同在,但大衛的喜樂要甚於吉姆。他們手中的杯都是滿溢的,但大衛的杯大於吉姆的。這也將是我們在天堂的情形。